22个项目集中签约、深中企业“双向奔赴”,这场对接会召开
南都讯 记者吕婧 实习生刘继贤 邓欣悦 深中通道开通在即,中山正全力推进深中一体化融合发展。12月20日,深圳-中山产业创新资源对接会在中山举行,来自深圳、中山两地高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智能家居产业代表300余人参会。活动现场,22个深中科技合作项目集中签约,会议还发布了中山市企业百条技术需求、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千件专利成果,为深中两地搭建起产业联动互补的桥梁。
22个深中科技合作项目集中签约
据介绍,本次活动以“聚智赋能·协力创新”为主题,旨在促进中山与深圳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发展,加强两地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各类创新资源交流合作,共促两地产业科技创新与合作共赢。
本次活动有一场主论坛、3场分论坛,聚焦智能家电、智慧照明、智能锁具、光电光学产业方向,集聚了开源鸿蒙、电力线载波(PLC)、3D打印、物联网、识别芯片、AI人工智能、智能安防等技术领域专家。
“本场活动含金量高,深圳科创机构、企业的积极性也很高”,中山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活动,吸引来自深圳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香港城市大学深圳研究院、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深圳市智造激光技术研究院、深圳市电力线载波 (PLC) 互联技术协会、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等深圳方的企业、高校、院所、机构的到会人员数量接近100人,约占参会人数的三分之一。
“通过深圳-中山产业创新资源对接会的举办,为两地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之间搭建常态化交流与合作平台,更加充分地发挥深圳“科创+”“数字+”“设计+”等优势和中山丰富的应用场景优势,能推动两地创新资源互通共享、产业主题紧密融合发展”,中山市副市长欧阳锦全在致辞时表示。
活动现场,22个深中科技合作项目在会上进行集中签约。其中,中山市科学技术局与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创新创业、人才培育、科技研究、技术转移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
政府搭台 深中企业“双向奔赴”
“我们这次在创新材料方面,跟香港城市大学深圳研究院进行合作,解决企业在技术研发方面的瓶颈,让材料更加环保”,洋紫荆油墨(中山)有限公司在食品塑料包装这个细分赛道销量全国第一,在活动现场,与香港城市大学深圳研究院签订科技合作项目。该公司总经理助力张志云介绍,这项技术成果如果顺利转化后,将为企业带来几千万的市场增量。
实际上,今年来,中山市科技局持续深入企业,挖掘整理企业需求,为精准导入深圳创新资源做好第一步。“今年10月份,科技局就组织深圳的专家团队来到公司,了解产品的研发情况,询问技术创新需求”,广东名门锁业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副总监周沛康介绍,通过前期对接,双方对技术成果转化路径更加清晰,为后续合作铺平道路。
南都记者注意到,此次活动还发布了百项中山市企业技术需求,这让来自深圳市揽胜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刘宗长很感兴趣。“通过政府精细梳理,我们能全面了解到中山企业的需求。而其中不少内容,恰巧是深圳企业的研发强项,这样对接起来更加高效。”
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本次活动还发布了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千件专利成果。当天下午,举行智能照明、智能家电、智能锁具3场科创成果推介会,聚焦行业发展趋势、技术解决方案、科技创新资源及成果对接。
“过去企业需求技术支撑,主要是自发的市场行为”,进行现场成果对接后,周沛康感慨颇深,他认为,这次活动能让行业内更多企业聚在一起,可以把一些共性的问题抛出来,让深圳的科创型企业对中山制造能力有更深入的了解,“现场碰撞出更多火花,助力传统优势企业更好发展”。
打造两地创新协作的良好机制
“审视中山当前面临的困境,破局的不二法宝还是要依靠技术创新”,活动中,广东财经大学教授黎友焕作《深中产业科技协同创新 路在何方》主旨演讲。他指出,深中通道开通后,中山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创新洼地的区位优势凸显,大量创新资源要素向中山外溢存在很大的可能性、可行性和现实需求。“这无疑为深中两地企业参与产业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能获得1+1>2的效果”。
黎友焕认为,中山要继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推动“现有产业+创新”的转型升级、构建深中产业无缝对接的产业生态体系、打造企业家向往的创新创业理想家园,等深中产业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意见建议。“把中山现有的产业集群嵌入到深圳的创新体系里,两地资源的强链对接,形成创新体系的一体化”。
“本次活动搭建了一个平台,对接了一批成果”,中山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施焕东表示,未来,还将打造形成一套机制,加强市镇联动,发挥中山特色产业的比较优势,以点带面、重点突破,打造好深中协同创新的“共同大舞台”,形成两地创新协作的良好机制,助力中山营造更好的创新环境。
编辑:吕靖